2008年3月31日 星期一

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成一種交易…

自從台大開始擴展心理診所的自費門診
許多醫院也開始跟進
摩拳擦掌的推心理診所和自費門診
心理師常不滿意自己在醫療團隊裡缺少獨立和被尊重的位置
(尤其是被醫師..)
自費門診就像長期被壓制下的一個出口……
終於 在地位和收入上
我們有了一個更明確和對等的定位和廣大的發展空間
這真是個不小的誘惑……

但從一開始對於這樣對自己有利的趨勢
我就一直有種說不清的不舒服 甚至是反對的
我想是因為我抗拒心中”心理治療”這樣的助人業務
被量化和商品化…..
當個案要求「我要點一客1小時2000的深度心理治療」
或問我「800/hr VS. 2000/hr 或 自費VS.健保的心理治療有什麼不同?」
我會很困擾…..我要如何界定我給予個案的心理治療的價值?
當個案點的是最便宜的健保支持性心理治療
我如何在治療進展到深度心理治療時和個案討論要改成自費?
這對我來說會是一個限制

此外
當給予個案的治療內容是依據個案可以支付的金額時
這樣做會直接的衝擊到我的核心價值觀
關於”公平”和”平等”的信念
對此我有一點OC
如果每一個人我都收取一樣的費用
這樣不論是收費是貴或便宜
我的內在衝突都會小許多

最後 我想到行為主義裡的增強理論
記憶中當固定的物質性增強物搭配原有的不定期社會性增強物
社會性增強物的強度容易被削弱
雖然我們從事的是投資高效報酬率低的行業
但也就是因為這樣精神上的收穫才更顯得可貴…….

2008年3月30日 星期日

幾米 & 陳綺貞

今天看了幾米的書才知道"幸運兒"這本書是在寫什麼

原來是關於一個人的成功和迷惑的過程
只是最後那一幕有點太悽慘了(董事長的翅膀帶他衝破玻璃飛向窗外的暴風雨,留下斑斑血跡...)
幾米說那些血對他來說有釋放情緒的作用
(後來那個畫面被刪掉了)

然後看到的陳綺貞寫給幾米的話,關於幸運兒的讀書心得
幾米和陳綺貞,都是小有名氣,也都在外界的期待和眾人的掌聲中盤旋
掙扎著推開人群找回純真的創作,和自己

剛好最近在思考自費,和自費門診的問題
周圍有一些誘惑,也有一些雜音
關起門來,我問自己
姑且不論這些自費項目會增加多少福利或多少部門裡面複雜曖昧的利益關係
也不管有多少人擔負的起,或是否無法顧及健保或自費民眾的公平性
我知道一件事
收自費的項目,我會為了"回饋"這些自掏腰包的民眾
失去我本來的方寸,並且不斷地檢視整個心理治療過程的"效益"
這卻是我目前一直在努力學習去忽略的東西

倒不是我想要搞叛逆,不去管結果,不去working
而正是意識到過於心急給自己和個案帶來的阻力
我正在學習慢慢倒退,回到最基本的治療關係--
不作是非判斷,不引導不指正,不作過多的期待,純粹去同理,
很多時候,在治療報告裡面實在看不到個案哪裡進步了,
只能從他們突然停下來,若有所思的過程中看到,有某一扇門正在慢慢開啟...

我沒有名氣,但知道自己心裡有些聲音,是會去回應外界的訊息,隨著躊躇搖擺
有時得狠心割斷這些挾制,單純地問自己,愛的是什麼
然後直直地去作,很開心
這樣就好

2008年3月29日 星期六

生病記

前幾天陰錯陽差住進急診室
醫生說是抽血結果胰臟炎的指數很高 恐怕要禁食 住院 明天才能檢查出原因
這怎麼成!!我研究還在收案ㄟ 約了好多人 可以不要嗎
醫生冷冷的說 :不要也可以 我就寫你自行離院 你自己在家禁食 明天自己回診
我想在更進一步問清楚檢查的結果 醫生只說:你指數很高 需要住院治療
本來以為是胃痛 雖然也有些慮病的擔心是肝臟的問題
但是 擔心就是希望不會發生所做的儀式化行為
怎麼這會兒真的好像成真了
我乖乖的躺在急診打點滴 默默的開始聯絡一些人 取消一些原本的行程和約定....
如果生了病 就是生死的問題了 面對生命 很多事情其實都不重要了....
當下的害怕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強烈 反而是覺得很可惜
因為有很多事情都還沒有完成..... 萬一......
我難以入眠 不安的祈禱著....
然後我想著凡事必有其意義
想著以前在安寧病房看見的一個和我同年齡卻得肝癌末期的女孩
想到她過度堅強的樣子 然後在想像中
她像天使一樣安慰了我要我放心
我漸漸睡去...

隔天換了個醫師再次檢查
醫生搖搖頭
推翻了之前的診斷
開了藥叫我可以恢復飲食
一看藥名:胃乳片 消脹氣藥?!
醫生說:回家吧 急診室的環境不好喔
就這樣我收拾起複雜的心情回家了
隔天像一切都沒發生一樣繼續研究收案......

有一種重獲新生的感覺
或許這經驗一種提醒 提醒自己不要覺得身體健康是理所當然
提醒自己要疼惜身體的每一個地方
像照顧寶寶一樣.....

2008年3月28日 星期五

聽天使唱歌

許佑生寫的,憂鬱症患者現身說法,寫得絲絲入扣,笑中帶淚(心靈工坊出版)

也是從他的書裡面,了解原來自殺期間會真會失去意識
聽一些個案說自己不記得自殺當時和之後發生什麼事,還以為是當事人說不出口
沒想到,真的會這樣(或許是解離吧)

他昭示的還包括憂鬱症患者特殊的邏輯思考
瞬間即逝的判斷力,退化到嬰兒時期的行動力,
被無限放大的生活壓力
(難怪有個個案想到等一下還要去買菜就淚流不止...)
這傢伙讓我深深體會何謂"腦內化學物質不平衡"
因為這真的....很難去想像。

以前一直以為自己可以同理,發現自己其實不能同理以後,
我想才是更接近同理了
起碼能夠承認憂鬱症患者具有與眾不同的腦袋瓜子

2008年3月27日 星期四

標籤

談了三次的個案 督導看了一下說:應該是BPD
然後開始滔滔不絕地告訴我BPD一般的行為模式,身為心理師應該要注意的種種要點
我頻頻點頭,接收到她像是長輩對後進一般地諄諄告誡,
心理卻滋生一股微微的悲傷。

所以,她通常預後不佳
她,跟她們一樣,陷入splitting的行為模式和自我認同危機,
重複著衝動和自毀的投射性認同的劇本,
挑戰著治療者的心臟。

所以,就像感冒一樣,因為有著相同的病理和症狀,
治療方法也像吃感冒藥一樣地整齊。
所以,不用想太多,對症下藥,快,又有效。

雖然感冒的症狀是一樣的,但是得到感冒的人卻不一樣,
如果目標是減緩不適和消除症狀,DBT可能是最佳的考量,
彷彿身陷痛苦當中,幸福的基本要件就是解除痛苦再說...

可是我看到的,卻是血淋淋的雙臂換來的關注,近似死亡的平靜,存在和特殊感
再退一步來看,驚心動魄的行為背後需要一定的創意和人際敏感度,
因為缺陷而刻意整飭的外表或文才,進而衍生的自戀和自憐,
操控獲得的權利感以及多次情感拉扯和糾葛間,營造的極度親密
接近瘋狂狀態的釋放...

我看到,一些不被痛苦遮蓋的間隙透出的微光,
還有繞過這些被恐怖感放大的症狀,拓展幸福的可能性。

2008年3月20日 星期四

同理

同理作得愈好,治療就可以作得愈好
這是督導臨行前給我的一句話

個案知道他們該怎麼作
他們周圍的人早說破了嘴,告訴他們該怎麼作
真的,不需要多一個人說

我可以作的,卻是站在她的角度去想
行為背後一定有其原因
某種benefit,
當別人無法理解的時候,防衛的本能似乎就是繼續維持

是什麼逼著妳做無敵女超人呢?
已經站在這個位置,妳好像覺得還不夠好,
某種趨力不斷推著妳跑,即使妳已筋疲力竭....

一度覺得"同理"這兩個字突然變得陌生
在自己前幾篇文章哩,似乎看出了一點端倪

在同理當中是沒有正確答案的
是等待和探索的過程
是不斷問著為什麼
以及幫助我們更了解個案的同時 也讓她們更了解自己的過程
了解了以後 改變就會開始
治療就終止了

天ㄚ,怎麼會這麼人本?

2008年3月19日 星期三

我思,故我在

人本教育非常講究孩子的思考
並且認為只有在一個無條件接納的環境下,孩子會有最大的思考力
這樣的能力推著孩子去做是非判斷,而非外在賦予的
(這使我想到之前sun推薦的一篇,關於遊戲治療結構程度的文章)

其實我相當贊同這種說法
是在治療方面-相信一個人自發性的改變起源於思考
(或者說"頓悟"-了解行為背後的因果關係)

今天在帶團體的時候有一種感覺
即使我聲嘶力竭地引導大家去檢視內在的感受和需求
觀察他人的回饋,從中修正原本偏誤的思考和行為模式
成員們看來是沒有catch到我的用心 只是一再地重複以往的因應方式
我有點灰心,跟護理師討論:
同學們已經習慣每天報到
慣性使一切都變得理所當然,同儕寶貴的回饋變成閒聊的瑣碎渣子
來日間病房就像例行公事,上課,下課,烹飪,作園藝...
一切順其然,失去了問"為什麼"的能力

然而,了解為什麼,可以讓事情變得有意義
不只是盲目跟隨,或複製,而可以主動調整或追加

成員們找到一個暫時棲身的地方,卻不打算離開
若沒有來自家庭的壓力,何苦面對外面紛擾的世界?
因為不是在為未來作預備,所以也毋須努力
丟再多東西給失去了自發性的成員,也是石沉大海

或許找到一個可以讓他們向上成長的動力,才是當務之急吧!

2008年3月18日 星期二

憂鬱 vs. 天氣

剛又被個案放鳥了

只要天氣一變 我就會悠哉悠哉地把閒書拿出來
一邊準備好好地啃一噸 一邊等電話響

"喂!心理師嗎?不好意思這邊雨太大, 能不能改時間?"
"好阿!"一邊喝著早泡好的咖啡

如果經濟許可, 真想建議憂鬱的個案搬到地中海去

最近看到一本蠻可愛的衛教書喔
內容是提供66種對抗憂鬱心情的小撇步 考慮版權的問題
我只把目錄印下來 讓個案自己選擇合適的方法試試
有沒有效我還不知道 但很喜歡書裡的插圖
很可愛

對憂鬱的人來說 看書可能太累了 要耗掉太多心理能量
尤其字太多的 沒憂鬱都看到憂鬱了
這本書每篇字都很少 伴隨可愛的插圖

以前就一直有個疑問
為什麼小孩都喜歡動物呢?
為什麼CAT要用動物當主角呢?
為什麼寵物會有療效呢?

真有點想把圖弄下來帶團體哩

再見!憂鬱
方建國 著 (宇河文化出版)

2008年3月17日 星期一

山上老家的廚房 有一座水缸
印象中 那水缸好大 好深
每次經過 我都會加快腳步

有一次我回去 好奇怪喔
印象中沒有邊際 見不著底的大水缸
原來只是約莫一公尺高的池子
即便蓄滿了水 捲起袖管 手也能悠哉地觸到池底

一切都縮小了:瓦斯爐 大灶 洗手台....
第一次有這麼強烈的感覺:我長大了
原來長大以後, 這個世界會變小
恐懼 也會變小

想到一本有趣的繪本"好好照顧我的花"
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l312/Local%20Settings/Temporary%20Internet%20Files/Content.IE5/4FNJ2GHH/312,50,※ 一 說 再 說 的 故 事

2008年3月16日 星期日

關於人本

聽了朱台翔的一場演講 好像比較懂Rogers了

人本教育,大抵就是在先入為主的是非觀念介入之前,先試著去了解
問問孩子:你的感覺是什麼? 為什麼這麼作? 不作評斷,更不責怪打罵
大人要作的是讓他明白事實和環境,但讓他自己去思考 作決定
只要環境是無條件接納和包容的,孩子自己會產生思考能力,作正確的判斷
發展出自主但成熟的性格
(此哲學觀的前提是:人性本善)

厭食,自殺,和一切荒謬行為的背後,有著某種需求,要去表達
可能是
"我需要被關心和注意"
"我要作我自己"
....
還有很多其他可能
其實這些都是人的基本需求
太看重行為本身的不尋常,造成他,別人,治療師,被自己的恐懼遮蓋
然後用是非判斷來排解焦慮,也將表達需求的空間給擠壓掉

心理治療或許不僅僅是陪她走一段
而是陪她一起探索的過程
我不是個全知者,起碼一半以上的我是無知的
無知使得這條路變得有趣,而終點,也才會是她自己

2008年3月15日 星期六

心理治療要多久?



治療到底需要多久呢?
再長 可能都還不足以讓我們了解 個案真正的內在

記得在電梯裡 醫師有感而發地說
我覺得心理治療就像是陪病患走一段路
然後感嘆 靜默

最近這種無奈 在我心底幽幽地浮現
拌著一點點對自己的失望
逼自己倒退以後 卻看見峨巍的生命高原

放下對治療效能的執著 對自己設下的框架
可能需要漂流一陣子 就像體會肌肉放鬆的的另一極端
才能摸到一個剛剛好的位置 再輕推一把

2008年3月14日 星期五

她和她,一起進來
她用力地說自己的看法,畢竟她是她最親密的人,照顧她,安慰她,多次解救她
她側著頭,無聲地聽著,眼神流露出一股空洞

跟著那說話的步調,是的,她說的或許沒錯
她就是就是以老么之姿努力獲取父親的注意未果,再重重地傷害自己
她就是過度地保護父親,但又恨他…

我打斷她那滔滔不絕的洞見
像搶下醫師手中俐落解析曼妙肌理的解剖刀,上面還滴著血

進到醫院以後 延續著之前的慣性一直催促著自己 快!快!快!
直到發現原本就不完整的自己,在一味地追逐效率中,加速崩解著…

轉過頭問:「妳覺得是怎麼樣呢?」,用一種幾近無知的表情
她側著頭,仍然是一整眼的空洞,無力地回應:「哪有阿?」
她需要時間

我也需要回頭去撿拾快速奔跑的過程裡,遺失了的自己
好,我們重頭開始

2008年3月13日 星期四

是堅強? 還是脆弱

第一次進入加護病房 首先要先穿過兩道厚厚的門
浮在眼前的是如急診室般的凌亂 和牆上插滿著的各種管子和電子儀器
沒有安全的牆隔離出屬於私人的房間 只有敞開的簾子
(大概是預備讓醫護人員隨時進來急救吧!)
病患頭上不時發出「叮-叮-叮」的聲音 聽得我都緊張了

連我都開始懷念七樓安靜的病房 還有胖胖的 臉上始終帶著微笑的看護蘇阿姨
不知道她怎麼想

會害怕嗎? 不會
會孤單嗎? 搖頭
是她的倔強嗎? 還是我的多慮?

想像自己躺在那個由儀器組成的空間 周圍的每個人都被防護衣和口罩隔離著 不禁感到害怕 想要抓住什麼
她躺在床上 眼神無力 卻又得使勁兒地吸著管子裡運送來的氧氣
她用枯瘦的手寫著問我下午會不會來?
我心理還在猶疑 臉上卻不自主地微笑:「會阿!」
那中午呢? 中午我老公也會來…

「好阿!」
唉~~ 面對這樣的她 我說不出一個「不」字

回到辦公室 閉起眼睛
彷彿看到一隻手 在黑暗的、茫茫的大海上載浮載沉

2008年3月11日 星期二

有感

不知道從哪裡聽來的 「憂鬱症狀可能是個案最誠實的展現」
意思是說其他的身心症狀其實是內在衝突的外顯
不知是因為最近讀了完形的書嗎? 還是個案自殺事件的影響
我開始思考負面情緒的正向意義

昨天一個個案帶著盈盈笑臉走進來 說她最近這一個禮拜都還好阿
我也為她高興 聊著聊著談到她剛在診間看到病人家屬拿著死亡證明書
然後她就到外面抽了根煙

警報響起—我問她抽煙對她來說有什麼意義
…..(內容省略) 反正她後來是紅著眼睛走出心理室
心想:「阿……我真是個壞蛋」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變好(好強的個案更可能有這種傾向)
她們可能會把心理治療當作家庭作業 希望自己的成績可以節節進步
但或許就是這樣的傾向 使她們無法真實地面對和處理內在的痛苦
身體症狀於是變成一個「安全的」出口—「我有心臟病,我喘不過氣來」

剛開始我也會害怕去承接個案釋放出來的負面能量 天真地跟著微笑
然而症狀並沒有因此消失 忽略久了 人就像一副空殼子 漸漸地與世界失聯
或許該問問她「你的心臟想跟你說什麼」。
有點像Freud說的把潛意識衝突意識化,讓盲目習慣變成自主選擇的過程。

好文推薦

很不錯的一篇文章
帶給我蠻多的反思
http://psy.hi-all.com/archives/2004/12/post_31.html

我看星光大道

兩個禮拜前看星光大道,
一個女孩唱葉倩文的「瀟灑走一回」並且融合國劇的身段
我覺得還蠻精采的 可是陳韻玲卻當場說了她這麼作就是因為對唱歌沒有自信
雖然不由得佩服她的犀利
但看到參賽者哭成了大花臉,也覺得蠻心疼的,不禁想:降對她真的好嗎?
她會因為自己被戳破了就有所進步嗎?
不過這畢竟是比賽,不是作心理治療 評審可能不會想這麼多
就算是作心理治療 如此一招 也是步險棋

阿!外在的環境就是這麼樣的殘酷,端看參賽者如何面對逆境了
過了這關 恭喜賀喜 朝向冠軍之路邁進
沒過 也是個認識自己的機會
希望她可以堅強地面對

2008年3月7日 星期五

學習

嗯 說的也是

這一次經驗告訴我 病人說她有想過自殺 但沒有試過, 計劃或預備並不代表她就比較安全

我後來想了想 她的正確診斷應該是PTSD
倒也不是醫師的問題 因為她並沒有告訴我們之前的創傷經驗

病人因為創傷經驗後的憂鬱低落來看診
在心理室展現出來的是過度警覺(她不肯說自己的全名 有一點妄想的味道)
家人認為她胡思亂想導致她不易信任別人
我作的量表結果則呈現出她的防衛和不一致

實際上 她和MDD個案相較 有點戲劇化而憤世嫉俗
談話時都能正常反應 只是大多面無表情 卻會在觸及某些議題時展現強列的情緒
情緒收得也快 到令人驚訝的地步 總之 有些異常 與外界隔絕的感覺(這算是解離嗎?)

遇到奇怪的個案 的確可以考慮多約幾次(就算她的動機很低)
畢竟傾向隱瞞或防衛 代表她對痛苦的壓抑愈深 在外所得到的支持愈少
也愈有自殺的危險

引以為誡
(還有 希望醫師不要因為自己的創傷就轉介一堆可疑的個案給我 降我會累翻)

2008年3月6日 星期四

哀悼

她自殺了!! 用一條繩子結束自己的生命。

她說她失眠很嚴重,胸悶得緊,她常常覺得很無力想睡覺但睡不著,也哭不出來
她說她可能想太多了,雖然大家都不相信她所以她應該是想太多了
女兒不在身邊阿~她也不敢講什麼 可是她人緣很好,只是她不想讓她們看到自己這個樣子
現在看到電視都會有一股很悶的感覺,覺得政府喔都在亂作,看到社會喔亂成這樣我真的氣到!心就更悶。

然後我留下我的聯絡方法,跟她說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打電話來,
她是我的第三個治療的病人。

我跟醫師說她應該不是單純的MDD,我覺得她有點「怪」,可是我沒有跟她約下一次,也不會有下一次了。
「下一次你要相信自己的直覺」,醫生這樣說。

今天真的很累。

2008年3月5日 星期三

未來寫真館


未來寫真館
只要輸入你的名字 就可以看到自己為來的樣子喔
有趣吧
這是我未來的照片喔
看起來很美滿吧
可是.....看到圖片的箭頭了嗎?
左邊的那個才是我.....
難道意味著我有一天將出櫃嗎...
若真有這麼一天妳們都要當心啦...嘿嘿嘿.....再一起去泡湯吧....
(可見我最近做論文有多苦悶阿)

《一週工作 4 小時》:釐清時間管理

引用http://blog.xuite.net/sinner66/blog/15973132
作者提摩西.費里斯說:「我對於時間管理只有一個看法:別管什麼時間管理。」——看到這段我有點納悶,時間管理怎麼可以置之不理呢?但是繼續看下去,我發現《一週工作 4 小時》講到了關鍵處。越注意時間管理的人,越容易以工作量來評估成果,越容易以為把時間用完就是善用時間,其實時間管理的真義是:排除旁鶩,並且節省出更多時間給自己。嚴格來說,一天不該做太多事,不該想將分分秒秒填滿大大小小的工作。一般人最常用忙碌當擋箭牌,避免去做重要卻關鍵的事情。職場的「忙碌表象」幾乎是無所不在:你可以打電話給幾百個不符資格的推銷對象,重新整理 OutLook 的聯絡人,在辦公室四處走動,索取你壓根不需要的文件,或是在你該排好工作優先順序時,卻把玩 iPod 好幾個小時。

 
《一週工作 4 小時》——劈頭就問讀者兩個問題:你是在生產,還是在活動?」你在虛構要做的事情,好躲避重要的事嗎?」如果我們一天至少問自己三次,所謂的「忙碌表象」便會被破除。作者在這本書用很簡單的觀念釐清,便讓我豁然開朗,知道自己問題的所在。它區分了「有效」與「有效率」。有效指的是做接近目標的事。有效率指的是以最精簡的方式執行特定任務(不管是重要或不重要的)。有效率卻不太有效,或是有效卻不太有效率,這兩種,是這個世界常見的模式。  

(一)把不重要的事情做好,不會讓事情變重要  
(二)要花很多時間才能做好,也不會讓工作變得更重要  

作者請我們謹記這兩條真理。
《一週工作 4 小時》尤其強調:你做什麼事,絕對比你怎麼做還重要,雖然效率很重要,但是如果沒用在正確的事上,等於徒勞無功。這讓我想起,另一本業界推薦的書《這一生,你為何而來》,有位教授舉例說明什麼是均衡。他拿出一個大玻璃罐,裝滿大石頭,然後問學生:「這罐子裝滿了嗎?」學生點頭,然後他拿出小石子倒入罐中,將空間塞滿,再問學生:「這罐子現在滿了嗎?」學生都同意罐中已經沒有空間了。然後教授又倒入沙子,再問同樣的問題。這次學生小心翼翼回答:「是的,沒有東西可以再裝進去了。」  
但是,教授又倒了一些水進去,直到水滿為止。現在,這個玻璃罐真的裝滿了。這位教授說明了達成均衡的基本道理:大石頭代表生活中重要的事情,小石子、沙子與水代表的是瑣碎但緊急的事情。如果你不先把大石頭放進去,可能就會被小石子、沙子與水所占滿。如果你從來不處理大問題,生活就會失去意義與熱情。
《這一生,你為何而來》的這個例子,與《一週工作 4 小時》強調的是同樣的觀念。不過《一週工作 4 小時》這本書談得更實際,提供給我們更多職場的法門,它再度用簡潔有力的說法,把我說服。我們來看看以下兩個倒裝句,如何把握觀念與實務。  

(一)只做重要的工作,縮短工作時間(八十/二十法則)  
(二)縮短工作時間,只做重要的工作(帕金森定律)  

《一週工作 4 小時》請我們衡量事務的重要性,有哪些事情是花費百分之二十的時間,卻可以帶來百分之八十的成果。這本書請我們以更少的時間完成更多的工作,縮短時程,壓縮完成期限,強迫自己心無旁鶩,保持專心,防止拖延。這些日常生活該培養的原則,遠比啦哩拉雜的「時間管理」來得關鍵太多,來得有作用的多。
《一週工作 4 小時》這本書的附標是「晉身新富族」,它期待的是讀者們做到生活型態的新規劃,創造自己的更多自由時間與空間。它的內容豐富,確實值得推薦。

2008年3月3日 星期一

我是怎麼樣的治療師 個案又是怎樣的個案呢?

今天幫自己作TAT
也讀了Murry的需求理論
他提到好多需求:歸屬的 權力的 依賴的 安逸的(懶惰的)
啥? 原來懶惰也是一種需求


想想也是耶
人總是在追求成長和安逸之間抉擇(大姐借用一下妳的話)
"需求"代表它是人性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準備執照考試期間也讀了很多治療學派
最近也被個案逼得要開始去思考 自己到底喜歡哪一派
我只覺得讀到完形和存在的時候有一種震撼和感動
而對於認知治療卻總有那麼一點遲疑 作起來也很心虛
說穿了 我不太喜歡告訴人家說你應該怎麼作

凡事都有一體的兩面
每一種個性雖有令人討厭的部份 但也有它可愛迷人的地方

最近也讀了亞隆的著作
他最令我感動的地方是 個案的任何行為都有治療上的意義
就算今天個案在你面前發飆 把你臭罵一頓 都可以幫助你更了解他
在他眼中 好像沒有什麼事是壞事
所以也沒有什麼個案是壞人吧

所以個案個性比較薄弱的層面 換個角度會不會有他的功能呢?
優柔寡斷又敏感的個案是不是比較溫柔呢?
凶巴巴的個案是不是比較有魄力?
緊張兮兮的個案是不是還蠻可靠的?
作事亂七八糟的個案是不是很隨和呢?

2008年3月1日 星期六

停滯的時間

第一次要幫個案作放鬆訓練 我卻發現自己緊張得胃都抽起來了
哀唷降怎麼行 個案會愈做愈緊張哪

第一週上班 真覺得自己活脫脫就是個個案
先是要適應迷宮一般的醫院
一堆雜七雜八的行政流程
來不及擋掉如潮水搬湧進來的治療個案
完全沒有經驗卻馬上就要帶一個早上的日間病房團體
啥?還有性侵害司法鑑定

先是打了個電話給蛋作cathasis
再利用下班時間體會腹式呼吸和自我暗示放鬆訓練的精髓

個案走進來剛開始 我腦海裡頭還是治療目標 步驟 策略
可是她一說話 時間就停滯了
發現這些東西無法用 或者說 就是造成他症狀的原因
(因為他以往也是如此的緊張焦慮擔心 害怕不已)
我呆了一陣子 然後試著放慢呼吸和說話的速度
我們之間開始有了笑容 和偶爾的空白
我問他空白的時候在想什麼 感覺如何 他說很不錯
他說他現在也在調整自己的生活步調 有些時間就是什麼都不作
我說很好阿 你蠻有潛力讓自己過得更自在
他微笑

第一次結束了 什麼也沒作 可是好像又作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