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8日 星期一

關係

看台灣的本土劇,有種奇妙的感覺
起初A和B是敵人爭的你死我活,後來發現B其實是A的兒子之後不但言歸於好,還整天膩在一起說出不可思議的體己話,看到後來都忘記當初兩人曾經是鬥得亂七八糟的死對頭
結果發現C其實也是D的兒子
還有E和F.....
看到Y和Z在鬥不免又想他們以後應該會是母女或失散多年的姐妹吧....

言歸正傳
雖然覺得從敵人變父子的互動轉變有點誇張,但還真有點像治療關係

起初我們兩個不熟,因為她注意力不集中經常表達中斷搞的我霧煞煞
她又因為焦慮所以升高了敵意,對於我的詢問有很多不耐煩
對於我的解說也顯得不滿意:啥?不是談一次就會有效囉? 那老娘來幹麻?
(我心理想:靠背咧!有這種仙丹先報給我知啦....)
當然我還是平靜地同理了她的失望(唉~~當心理師真辛苦.....)
然後寄給她放鬆訓練的檔案,她小姐也很大方地掛我電話

下次來,她一整個變了
或者說,關係一整個變了,
雖然一樣是絮絮叨叨,這一次眼神裡卻少了敵意和疑慮,多了
"我告訴你喔那個誰誰誰真是有夠機車"的那種信任感
我發現她其實是很爽快的人,只是有些急躁
怎麼會變成這樣的?我不知道
只知道這時候可以把人際互動中的他人(也就是我)的感受精確地反映給她了
"很多朋友認識我以後都這樣說耶,第一次看到我印象都不好"

好奇怪,彷彿跟第一次看到的人是不一樣的
或許是某些人的issue
但有種感覺:突破了那堅硬的外殼以後,裡面的東西其實是溫暖又有趣的

沒關係就什麼都有關係,有關係就什麼都沒關係

2008年4月27日 星期日

強推:烏干達天空下


原來,電影"血鑽石"的情節是真的
原來,音樂和舞蹈的治療過程,是這麼樣默默的....
可能也得要如此的無言,才不至於過於儉約,輕忽了兒童內心深深的傷痛

大推
一推它其實大可以把驚悚的題材搬上封面來吸引觀眾,但是它並沒有
二推它其實大可以精心地斧鑿並駐留在兒童可憐兮兮的樣貌,但是它並沒有
兒童們失去親人,或被迫殺人,到難民營,上學,流眼淚,跳舞,歡笑,比賽,往前走...
痛苦是真實的卻沒有被放大,拿來大作文章以營造變好的反差,
變好也沒有真的幸福快樂飛黃騰達,而只是繼續走著

重要的是 他們已不只是舔舐傷口 還看見了未來

控制感

聽說與壓力大小是有關係的

兩個朋友分享他們清明節的遭遇:

A自己是個基督徒,因為不能拿香被家人責怪,尤其是對他期待甚深的媽媽
A本來也想去掃墓的,結果他娘親早在幾天前就用一句話封殺了:
"不用了,反正你以後也不會來拜我,去幹麻?只會被親戚恥笑..."
A和媽媽之間的關係也因此冷凍很久,A很無奈,不知如何解凍....

B也是個基督徒,不拿香,
但他很狡詐地在好幾天前率領一群弟兄們把祖墳掃得一乾二淨
帶清明節當天,親戚朋友們在那裡很傻眼的時候
他把裡面的小朋友招集起來,坐在一堆
然後開始講述著清明掃墓的精神:
他們當初是怎麼過來台灣的,有些習俗規矩的來源,族譜等...
出奇制勝
大家的反應也異常地好

行動帶出了力量,主動性帶出了控制感
不用活得中規中矩,戒慎恐懼,
生活中也可以多一點瘋狂和創意...

2008年4月23日 星期三

與恐慌跳支舞---如何與恐慌症共處


很可愛的一本小書
你一定沒想過原來
可以用這麼幽默的方式
面對擾人的恐慌症
作者是一位患有恐慌症的插畫家
在接受專業幫助後 自己出的書
整本書都有許多可愛的插畫

喜歡這本書是因為他對恐慌症的態度---
適應 外化 和幽默
書裡將恐慌症擬人化為一隻醜醜且虛張聲勢的恐龍
---一隻心理創造出來的恐龍
它會受到負向的想法和要求完美的信念的餵養
逐漸長大
他其實沒有那麼可怕 但他也不會離開 因為它是自己的一部份
所以如何去接受 適應 改變自己的思考習慣
會比急著想逃離恐慌症來得有效
書裡有些地方會讓你會心一笑
有些則會讓你深深被同理
對恐慌症的介紹
捨棄用教條式的方式呈現專業
反而用淺顯易懂的文字配合圖片 進行介紹
書裡最後的部份 還會教導恐慌症的病人的親朋好友如何理解這個疾病
和幫助當事人
是適合得恐慌症的人 及其家人或朋友 及專業人士閱讀的好書

2008年4月21日 星期一

DEAR
近來過得好嗎?
有沒有對自己好些?
希望你能在一個充滿愛的世界...
能在那裡把之前所欠缺的慢慢的補起來


最近常想到你
你知道嗎?世界真小
我前陣子和你督導談到你
談到你離開前的事情
他隱誨的說你之前有一個診斷
我在心理稱它為"愛的代謝失調症"
會讓人一直對愛和親密無法滿足
會以不斷推開他人又試圖親近他人
或以傷害自己的方式 想要獲得更多更多的愛
其實我也知道這件事情 但當時我還是在心理皺了一下眉
不喜歡聽到你被簡化的描述吧

這個深夜想到你
是因為我正在努力的打著論文
幾度興起不想那麼努力或放棄的念頭
然後就想到你
想到四年前這個時候我如何想著印象中你努力的樣子
然後卯起來花半年的時間考上這所學校
在這快要畢業的最後關頭的這一刻
我突然想要連你的份一起努力
完成你沒能夠完成的事情..........
最後要告訴你
你讓我瞭解到生命的無奈和孤單
也讓我看見堅持就會達到目標
即使 你最後放棄了

那也已經不重要了

sun

2008年4月20日 星期日

孤獨

自從明白個案想交朋友的意圖
以及三番兩次闖關的嘗試失敗後
早上又收到個案的留言

"喂!心理師嗎?請回電給我,我想討論治療時間的問題"

我還刻意拖到快下班才撥電話

盡量用很委婉的口氣闡述著很官方的內容....


語末,她的口氣是失望的

但我知道她還會再來,她會找到她的平衡



亞隆研究心理治療成功的因素

其中,親密限制在六十個項目裡面,排名第二十三


(註:親密限制,意指體認自己再怎麼與人親近,仍然必須獨立面對生命)

2008年4月19日 星期六

推薦部落格

推薦這個部落格的原因:

1.封面有可愛的小狗
2.諮商觀點 工作自用兩相宜
3.白吃
4.白吃但好笑

壓力較大時可服用....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huckoio

2008年4月18日 星期五

工作夥伴? 還是朋友?

"我有點羨慕心靈捕手裡面的那個主角和治療師的關係耶...."

嗯..........那記得下次回診的時候要請醫師開轉介單唷
這是我的orz腳本


一個很孤獨的男孩 在不斷地轉學輟學又轉學之後 找到了心理師
心理師很溫暖 像可以暫時休憩的港灣
他習慣固定來看她 傾訴著不堪的過去 顛沛流離的生涯

她只是聽著 拍拍他的肩膀
偶爾給出一個諒解的微笑
慢慢地他卸下了武裝 常常在這裡 激動地落淚

兩年來 他有一半 把這兒當自己的家
有時晤談時間沒到 在外受挫的他 在醫院外徘徊
眼裡的淚水 也能隨著窗外的風 漸漸風乾

好吧!若你真的想要 可以寫信給我
心理師說

於是 每天一封
有時是一如以往地沉痛心碎
有時卻絮絮叨叨 像個天真的大孩子

又一年了
有一天 埋首工作的心理師 不經意地發現
他話少了
字裡行間流露著一股為難 欲言又止

她撥了電話 試探性地詢問:想談的話還是可以約時間阿!
"不用了"他掛了電話

有一次 在門診看到他
很熟悉的身影 只是抽高了不少
男孩的眼裡 竟然滿是驚懼
他飛奔而出

"心理師 對不起"
"我們實在太像朋友了"
"但是 我沒有辦法讓朋友幫我"
"你要教我什麼 都會讓我生氣"
"你好像已經變成.....我的盲點的一部份"
"我好失望 好怕再見到妳..."

這是督導的腳本
空氣中 飄著她無法否認的悵然
"變成朋友,妳就只能caring,很難working了"

雖然我覺得caring沒什麼不好
平心而論 確實是阻礙了個案的獨立性

朋友關係當然可以破除人際詛咒,帶給個案希望
但這個關係並不是治療的標的
個案要能自己在治療室之外 複製這種關係
我們並且要為他們能夠遺忘我們感到高興
這表示 他的朋友夠多了…

之前有講過一個朋友把我當作是痛苦回憶的一部份給丟掉了
雖然有些感傷 但降是真的 比較好

還是讓過度浪漫的治療關係留在好萊塢的電影劇本裡吧

2008年4月17日 星期四

自由之2

上完團體時,他問我:
"為什麼這一次團體好像沒有前幾次那麼真誠?"

真誠?什麼意思?

"就是我可以看到每一個人內心的陰影阿..."

所以,你覺得分享高興的事比分享脆弱傷心的事不真誠?

"因為難過的事大家都不講嘛!都講好的我覺得很虛偽..."

自由是什麼?
我覺得,是高興的時候會說笑,傷心的時候會哭泣
憤怒的時候可以火爆,有罪惡感也可以道個歉

還有
在群體中壓抑不爽但不會自覺虛偽
忍不住洩漏了 也不會感到恥辱
自由 是對於內心深處的情感 出於體貼的樽節 毫無條件的無形擁抱

2008年4月15日 星期二

說死亡太沉重- 談攜子自殺的預防 張家銘醫師

不要帶我走
只要活著,走到哪裡,生命都有盼望。


我的好朋友小童和她的弟弟啾啾走了。
小童的爸爸媽媽要去另一個世界,把他們一起帶走。
社區裡的人都在講這件事。
有的人說,大人自己不想活,為什麼要連累孩子?
不知道小童和啾啾想跟他們一起走嗎?她的爸爸和媽媽有先問過小童和啾啾嗎?...
(摘錄自"不要帶我走" 終止童妓協會出版)

「攜子自殺」,表面的意思是父親或母親(甚至雙方)帶孩子一同自殺,實際上是兩個階段,一個是殺人、一個是自殺。孩子自己自殺的機率不高,卻無力抵抗父母的加害,於是多是父母先行用各種方法殺害孩子之後,自己再自殺。加害者是父母,受害者是孩子。攜子自殺不僅是一個社會家庭的悲劇,殺子同時是剝奪孩童生命、戕害兒童人權的行為。能了解攜子自殺的特徵,將有助於針對高危險群建立預防策略。

攜子自殺分析
筆者與國家自殺防治中心合作研究,透過「報紙標題資料庫」的檢索,追溯民國1992-2005年14年來共有攜子自殺198件,其中父攜子自殺75件,母攜子自殺101件,全家自殺22 件。件數分布自1999年後快速的增加,前七年(1992- 1998)只有34件(17.2%),後七年(1999-2005)則有164件(82.8%),單2005年一年就共有32件攜子自殺事件,可見這是非常需要重視的問題。
因為母攜子自殺事件較多,我們特別以2002-2005年母攜子自殺68件來作進一步分析。結果發現加害者平均年齡為34.1歲,被害者平均年齡9.3歲,有些並且合併智障或腦性痲痹。經濟與生病是主要的促發因素(各22.1%),再來是感情與家庭(各14.7%)。動機分類上以利他型最多(42.6%),方式上燒炭佔一半。

攜子自殺與高風險家庭
以內政部現在推行的高風險家庭六項指標來看,可以看到母攜子自殺事件中,符合高風險家庭至少一個指標的有40件(58.8%),也就是說母攜子自殺事件有一半以上是發生在高風險家庭之中。這其中有20 (29.4%)件符合一項指標,另有20件(29.4%)符合高風險家庭的兩項或兩項指標以上,可謂禍不單行。

最多的前三名依次是「家中成人罹患精神疾病,或酒癮藥癮,並未就醫或未持續就醫。」19件(27.9%),其次是「因貧困、單親、隔代教養或其他不利因素,使兒童少年未獲適當照顧。」18件(26.5%),第三是「家庭成員關係紊亂或家庭衝突:如家中成人時常劇烈爭吵、無婚姻關係頻換同居人等。」13件(19.1%) 。
綜合以上特徵,可見中年、女性、家有學齡幼子,合併失業、經濟、家庭問題,或自己或家人有精神疾病、酒藥癮者,或合乎高風險家庭的特徵,是容易攜子自殺的高危險群。 精神疾病上憂鬱症的增加也可能與「攜子自殺」的增加有關。重度憂鬱患者會有心情憂鬱、快樂不起來、失眠、沒胃口、無法集中、疲累、負面的想法,甚至會想到死或自殺,倘若父母有持續超過兩個星期,大部分的時間都處於上述情形,應考慮就醫的可能。而現實經濟的問題,也可尋求許多社會資源的協助,包括社會局、家扶中心等相關團體,都有提供許多急難補助、保護協助的服務。

預防策略
關於攜子自殺的預防策略上,筆者有四點建議:

第一、憂鬱症的患者不只可能自殺也有可能殺人,特別是殺子。臨床醫師對於憂鬱的中年父母親,特別是伴隨有家庭失和、失業、經濟等問題時,需要小心評估處理。
第二、父母不該剝奪孩子生存的權利,自己有憂鬱與現實的問題應該尋求協助。合併憂鬱症應該儘量就醫,現實經濟的問題現在政府與民間也有許多機制管道,能提供急難救助。
第三、社會支持系統應該提供高風險家庭緊急協助,並保護無辜的孩童。
第四、媒體在報導類似事件時要小心,以避免模仿效應。自殺不會解決問題,將孩子一併帶走更是不應該。

孩子有自己生存的權利,不應該被剝奪。「不要帶我走!」孩子的心聲,你聽到了嗎?

(作者為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國家自殺防治中心研究員)轉載自【林口長庚精神科】

2008年4月12日 星期六

《塗鴉與夢境》--涵容與詮釋的藝術

《塗鴉與夢境》Therapeutic Consultations in Child Psychiatry

初翻此書就被其中Winnicott細膩的述說風格所吸引
忍不住就把他買下來成了我的枕邊書之ㄧ

Winnicott總是非常包容的傾聽孩子的心事
即使孩子有困難用語彙將自己的困擾給說出來
但是Winnicott還是能夠透過和孩子玩塗鴉遊戲 以及傾聽孩子對夢境的描述
來讀懂孩子的心事 用孩子懂的語彙把他讀懂的和孩子說明過一回(其實就是詮釋)
孩子總會在Winnicott做出解釋性的回應後"鬆了一口氣"
好像自己的心事終於有人可以了解而不再孤單無力 不必再覺得自己很怪異
更重要的是"自己"還能夠繼續被接受
抽象的心事(潛意識)變得可以用語彙所掌握後 孩子就有辦法去思考和處理
而這些心事往往迴繞著兩個議題:剝奪的創傷和對愛的渴望

這讓我想到我小時候常幻想有一個人能和我有心電感應
這樣我說不出口的心事就可以輕易的被那個人理解..........

讀這本書最大的體會是了解到
原來詮釋不是一種教導
治療師詮釋的療效並非透過告訴個案他不知道的事情
而讓個案學習到新的觀點進而改變
而是治療師把個案所說的事情經過消化
再用語彙去更貼近的表達個案沒有說出口的心事
個案因為被深度的了解而開始有力量去思考自己的問題

事實上治療師所說的是個案早就知道但無法用言語精確的表達的事情

最後引用Peter Tizard所說的話 :
「若說他十分瞭解兒童,我會覺得這話聽起來虛假而有施恩意味;倒不如說兒童了解他,他和他們是一體的」

2008年4月11日 星期五

自由

個案喜滋滋地分享她最近看到的電影:阿鸚愛說笑

她說她跟主角一樣 把買來的鸚鵡翅膀剪掉
因為她怕有一天,牠會飛走

我以為她是那個主人

"是,也不是
我也是那隻鸚鵡
我的翅膀被媽媽剪掉了....."

沉默了很久,我有點想哭
她一如往常地,哭不出來

剪掉翅膀以後就必須學習在籠子裡生活
籠子外的主人 是牠唯一的世界
要會說話、唱歌,在主人孤單難過的時候,討她歡心
最重要的,要忘記怎麼飛

"鸚鵡不應該有翅膀"

她拿起了剪刀 一刀一刀
飄落的羽翼 像回不去的童年時光……

2008年4月6日 星期日

記得第一次去督導時得一直忍住笑
我的督導,她真的很愛演

有時候是演個案,說他是不是這樣子阿然後就開始演,演得很誇張
有時後演我(她覺得我可能是有什麼想法的時候就會把那想法演出來,雖然不一定正確)
真的很好笑,沒幾分鐘我就不緊張了

後來我發現除了好笑以外,還能讓彼此也很釋放
如果別太自以為是,演錯了無傷大雅
如果演得對了,更能加快同理的速度,並強化內在的感覺
讓個案對自己有了更深一層的看見

在想,或許可以邀請個案一起演
好像心理劇,或完形治療
真有趣

推薦電影:1966年的世界盃




無意間在電視上看到的,一開始真的很無聊
一直有想轉台的衝動,但電影有些東西又持續吸引著我
主要是這個奇怪的猶太家庭,每個成員似乎都有自己的問題
也被彼此的問題攪拌著

電影到最後15分鐘突然進入高潮(真的很突然)
然後那個疑似有某種精神官能症的爸爸,作出了不可思議的舉動...

如果有人租了這部片,請告訴我
因為我想要再看一次

2008年4月4日 星期五

菜鳥物語

昨天跟督導討論到 身為一個新手的擔心
許多病人到醫院來作心理治療 不免將之和藥物畫上等號
即 期待速成

順著降的期待
我也會努力地在第三次會談以後 試著讓他感受到治療的效果
或至少作點什麼表格或單張讓個案帶著回去
就像來到醫院就一定要打個針吃個藥 彼此都比較有踏實感

督導斜著頭 問我為什麼一定要是看的見的東西
我....我....我...
(心理吐著舌頭想說醬比較有安全感吧!
也在猜這個問題應該跟她以前受的動力學訓練有關 XD)

其實
可以請個案整理自己前兩次晤談的收穫是什麼?
多了什麼樣的自我了解? 對問題的整體感受變化?
順便教育個案,其實心理治療不僅是具體的症狀下降
隱晦抽象的改變歷程不可少,也更可貴

個案至少透過心理治療定期地回顧自己的狀況
不至於終日埋首工作或忙於生活瑣事,忘了照顧自己的需要
至少開始學習內觀,透過監控了解自己的行為模式,其背後的動機,原因
至少,觀察到底是什麼樣的生活事件引發了內在的震盪

講究具體成效的社會價值觀,使許多個案壓抑情緒,強調理性和認知功能
也將內在歷程的評估與了解排在生活順序的末位
當我們彼此都了解此一歷程對於病症痊癒的重要性
對於個體整體生活品質和幸福感的重要性
就能夠培養出一個溫和前進的默契
不會對於"有效與否"終日惶惶不安

若個案始終無法了解這一點就算了
身為心理師 一定要對此深信不移
培養psychological mind是件最累人,因為看不到具體成效而吃力不討好,
但也是最為寶貴的過程
因為這等同於敎個案自己釣魚 而不是只他們魚吃

說到這裡
突然覺得,一次晤談收個五百元應該不為過
哈哈

或許幸福不是被期待的 而是在每一個當下尋覓

和許久未聯繫的朋友聊起來
談到未來的計畫
好像擁有多少收入後 就可以擁有想要的生活
說著要如何規劃方能趨凶避吉
"這是要讓自己幸福阿"他說
我知道他的善意
但幸福到底是什麼?
隨歲月增長 越覺得人生的幸福是無法去掌握的
只能去發現 在每一個小小片刻 用心可能會發現幸福

最近在弄論文 從焦躁急切 到漸漸試著讓自己的心安定下來
去體驗這獨一無二的時期
老闆說:「你人生也只有這段時間能單純的專注在一件事情上喔」
其實拋開比較和評價的尺 不思考太多未來如何如何
接受現況後 就開始覺得現在這樣子的真的可說是滿愉快的哩

而幸福其實在每一個完全的體驗裡便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