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2日 星期四

治療師的懺悔













大推這一本書


首先呢,書裡頭的每個治療師可都是赫赫有名的喔,沒想到這麼坦承真實地分享自己的失敗經驗
很佩服他們呢
這對於初出茅廬的我不啻是一種很大的激勵
不僅打破我對大師們的全能幻想,同時也打破自己有一天可以全能的幻想


再來,書中每一個人的風格都相當不同,卻沒有完美的作法--
有的人拖太久,有的人太急躁,太嚴厲,或自以為聰明...
似乎是告訴我們,什麼取向並不重要,但"彈性"是重要的
尤其在面臨不同特質的個案上

最後,看到很多不同取向風格的治療師們口徑一致--
和個案建立合作同盟的關係,常是治療成功的關鍵
自己被督導快一年了,如今還在學習這個功課


"這是基本功,馬虎不來ㄚ~~"督導說
有時甚至會被要求什麼都不要做,專心同理對方就好


這裡插一段上週末的事


話說恐慌症團體進行"內在暴露治療"時,一個個案非常嚴重地恐慌發作
她倒在地上,不斷地呻吟,表情扭曲痛苦
說實在,大家都嚇壞了
不過因為我是Leader,再怎麼樣都要強作鎮定地安撫她
十幾二十分鐘的引導和放鬆回饋後,她終於慢慢地緩和下來了

餘悸猶存的成員們,部份抱以信任的態度:還好有你耶心理師
部分卻存在著質疑(包含我們協同帶領者)
我還是很假會地說沒事沒事,一切都是在掌握當中,看吧她不是好了嗎
就是要怎樣怎樣怎樣....


成員散去之後,我東西收一收回到辦公室坐下來,卻有一種複雜的感覺
融合了罪惡感,驕傲感,緊張感...以至於報告寫不下去
回去看了一輪白癡電影才慢慢回神


無意間借了這本"治療師的懺悔",讀了
也清楚了,自己其實在抗拒那種不好的感覺
同時,也對團體成員,對個案,非常抱歉


我想明天的團體,會為帶給大家這麼大的衝擊表達歉意
並讓大家有機會說一說自己的"創傷經驗"


如果治療師過度自滿,傲慢,以及相信自己曉得什麼對個案最好,那麼麻煩上身的機會比什麼都大。
~Art Freeman

2009年1月18日 星期日

獨立











有一種說法
憂鬱是個人把過於嚴厲的客體內化,導致內在有個不斷鞭笞自己的自我
鞭笞著自己,有時候也不小心鞭笞著親密的人


其實除了自己,這個世界有許多拿著鞭子追趕你的人


在工作上經常遇到的老闆或同事,看不見你所作的
卻往往盯著你沒做到的瞧
然後藉著討論的機會提出來


他們當然不會嚴厲地說:你哪裡哪裡沒做好
有時候是:如果是我的話我會怎樣怎樣
或者:我認為這裡其實可以怎樣怎樣
當然,這是客氣的


當然,我們可以虛心接受並思考他說的對不對
但是最近,我覺得愈來愈不對


難道一整個活動辦下來就只有怎麼沒把阿長的名字放上去這等鳥事嗎?
難到一整個團體就看到讓某某某講了太久嗎?
找到一個缺點就去補它,然後會更好
這是完美主義者的想法
這完全與正向心理學的觀點背道而馳


然後很心寒地,我發現周圍充滿了各個嚴厲的內在客體
無論是長官,同事,還是你要好的朋友
他們往往很少告訴你,某某某你哪裡做的很好
往往都會說: 某某某我跟你說喔這裡應該怎樣怎樣


很有自覺的臨床心理工作或社會工作者,有時會試著刻意正向一點
但是也有起伏
想到的時候做得到,但時間久了會忘記
讚美,和肯定,居然成為一個需要刻意去做的事情
原因很簡單--大家都是在這樣的環境裡長大的


所以,也毋須哀怨


最近看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
http://nctuceo.blogspot.com/2006/09/steve-jobs-2005.html


覺得steve jobs這個人講話,就像個充滿創意的小孩
而且,就算周圍的人罵她,責怪他,處罰他
他還是玩得很開心


這是個真的,至少在說這些話的當下
獨立於嚴苛的內外在客體的心靈
憑著直覺和感動做事,但是又不自私

2009年1月15日 星期四

warm











今天遇到一個很特別的人


五個孩子,都是在家教育


當初重新把幼稚園弄成課輔中心,讓社區的小朋友晚上來讀書
(說著說著,老么向猴兒一樣勾著爸爸的手,喊著要一起玩)

"這些孩子的家庭,不是爸媽離婚,就是在監獄裡"

一個國中模樣的清純女生拿著拖把拖過來,瞥了我們一眼
他噤聲

女孩兒走了以後,他指著台上上課的老師:
"她阿,也是從我們這而畢業的,國中來的,現在都大學囉!"


走到廚房,哇咧! 真熱鬧
十幾二十個穿著國小國中高中制服的孩子圍著長桌開伙
菜色很簡單:盤子裡裝著花椰菜,高麗菜和炒花枝
熱熱地冒著煙,孩子們也吃得津津有味
用盤子裝了飯,坐在夾縫裡吃起來
有點回到國中時代學生食堂的感覺



"我們這裡不是補習班,只是要讓他們在這裡感覺像家,感覺被愛"
"我跟他們說,你們就是一千塊,在學校裡被老師罵,被同學欺負,回家被打,就像一千塊掉在地上被踩來踩去,踩得烏漆抹嘿,但還是珍貴的一千塊"
他瞇著眼睛,悠悠地說


看著圍桌開心吃飯的大小朋友,覺得他們是幸福的



原來,波麗士大人裡面的劇情是真實的
這社會上真的有一群默默付出,關心著這群邊緣孩童的人


在火車上,感覺窗外很冷
胸口卻很溫暖

2009年1月14日 星期三

成為堅強的過程II










面對壓迫,有的人不假思索地舉手投降
有人迅速拾槍抵抗
有的人先拼命輸誠,然後突然來這麼一槍


具有掌控欲的人往往要你選邊站
或在潛意識引誘你成為一個兒子,女兒,仰慕者…


尤其是具有發展性的人格特質
尤其治療者看起來非常年輕的時候


脫鉤成為一個必須要反覆釐清並且不怕失去他/她的過程
有時候實在是不舒服
目前為止,還沒有人離開
但開始覺得,順著對方的需求太久
或許治療室曾經有人拂袖而去會是一個不錯的經驗


或許過程開始於
知道那強大而具有壓迫性的特質背後
有種對於存在的絕望和恐懼

2009年1月13日 星期二

成為堅強的過程









理智說服自己不要去想,並且把所有事情賦予正向意義
無論是否真實
抑或是堵住情緒出口的軟木



再來奇怪,週遭的人以一種幾近憤怒的眼神,說著他們的挫折
你仍然堅信這是上天給你的考驗要正向正向正向!
卻無法不看見,自己在鏡像前流露出來的孤單
離人聲愈來愈遠,一種荒涼的靜謐



妳困惑了
在歡樂的煙幕逐漸散去之後,你看到了真實
所謂沮喪,焦慮或悲傷就是靜靜從臉頰流下來的淚水



你用敵意包裹脆弱
真實的憤怒卻往往勝過虛假的樂天
感受到寬容以後,週遭變得明亮
多了許多可以往前往後,左右挪動,甚至是向下躺平的位置

2009年1月8日 星期四

連結










耐心只是一種能力,讓我們無所懼怕地面對不斷流失的時間,在一成不變的日常生活中體會到沒有時間感的驚喜片段…倘若我們能擺脫一定要第一個達到目的地、多做點事、多賺點錢的渴求,那麼他人就不會像是絆腳石,阻礙了我們去辦急事。我們會感到更多的仁慈,會將他們當作人看待,因為我們知道,我們擁有全世界的時間。


~出自『仁慈的吸引力』


最近刻意偷偷排比較少個案給自己
其實只是因為心情沮喪,沒有力氣罷了
卻有了不同的感受


因為沒有力氣所以也沒有力氣給建議了,想說我專心聽就好
沒想到個案卻講了更多,講得口沫橫飛
把心裡最深的感覺都講出來了,連想要逃避的矛盾和對父母的憤怒都不遮掩
我也不自覺地,與他們有了很深的連結


那感覺不像是他是個案或什麼,只是個朋友
像是他很不安定和不自在的心可以靜下來慢慢地說
我覺得他也看到了自己不知道的部份


特別的是,講著講著他們就開始自省起來了


天ㄚ~~ 我幾乎沒講到什麼話



我還在想以後如果作幾次要收多少錢
那我不快點作些什麼怎麼行? 這樣他們會很花錢耶

結果似乎是
如果要更快地與個案連結的話最好是先學習閉嘴

2009年1月7日 星期三

童年II













家庭工作作得愈久,就愈覺得個人自我意識的重要。愈覺得每個人都有責任要讓自己活的更好一點,才有辦法親近別人。

(摘自本期張老師月刊:李維榕專欄)

最近遇到持續抱怨配偶或家人的個案,一個個都是口若懸河,唱作俱佳
是這樣嗎? 他真的有這麼糟嗎?
都有點想做家族的衝動


他/她們描繪自己的家庭情境,對其他人的惡行指證歷歷,激烈到我都開始懷疑…
也困惑: 所以,都是別人的錯嗎?
他會如此不幸都是因為某某某??


「好像就是需要一個舞台,讓他去說、去演」醫師說


結果好像因為婚姻問題而來的,常常是自己內在的需求不滿足,而另一半則成了那個令人失望應該受到懲罰的可惡的加害者。


然後再去探討那些內在不滿足的部份,好像都還是會回到童年


看著那個弱小無助的自己,深層的情感被誘發
對很多人來說,有初次體驗情感爆炸的風險和洗練
有回歸到自己的孤單失落然後重新陪伴的時刻
然後,會有平靜


然後才會回到自己

2009年1月5日 星期一

原點









一切還是回到原點


曾經以為只要轉念,世界就會變的更圓,卻阻止不了心口一直悠悠淌出來的憂傷
於是我明白,原來轉念也可以是一個藉口



對於是不是想要被承接的矛盾,沒有一個正確答案的不穩
發現自己,此刻只想找一個非常安靜的出口


不批判,不論斷,不急著分析給建議,只是靜靜地聽,和體會,同聲地歎息


或許也是因為我的好強



在原本單純的志業即將進入市場機制的新的年度裡
原本一直擔心,自己可以付出什麼,來讓對方「值回票價」
後來發現,對某些人來說,最珍貴的,其實是耐心和時間


這樣的體會,就像被老師的粗藤條重重地打在手心,痛得鬆開了
才發現抓住的,原來只是塵煙一縷

2009年1月4日 星期日

沮喪













失去了,才發現自己這麼在意



沮喪鋪天蓋地
讓每一件東西看起來,似乎都多了一層哀傷



樂趣和天真瞬間消失
提不起勁,懶得動
才明白,這沉重的莫名
推翻它所需要的力氣

才了解,注意力不是說轉移就轉移
所有的事情,最後都順著自己灰灰的心境,指同一個方向

2009年1月1日 星期四

難過














你一直問,我要怎麼引導你的想法讓你變好?

你說你不想倒垃圾給別人
卻有滿腹不知道該怎麼處理的積怨
你滔滔不絕,說完了又覺得愧疚、自己真是不應該

你想說嗎?


覺得不讓你說,你無法痛快!
你無法聽我說


但我想告訴你
你說的對,不要去數算別人的錯
但是,也不要忽略自己的難過



如果你不能接納自己的難過
那別人就一定是錯錯錯!
否則,我們在難過什麼?


(妳說:我有接納阿!! 然後一直一直要我告訴你該怎麼"想"......@@)



當你看到自己的痛,自己的傷
好好抱抱自己,安慰自己
才會有所謂的原諒


不認傷的原諒往往包裹著強烈的敵意
只能用過度討好來掩蓋
或者在心理暗自計畫著,怎麼離群索居

或者有一天,不可控制地acting out…..


或許,重點並不是誰對誰錯
重點是—
接納自己的難過,好好地哭一場
然後想: 要怎麼不要再讓自己,那麼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