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7日 星期三

童年II













家庭工作作得愈久,就愈覺得個人自我意識的重要。愈覺得每個人都有責任要讓自己活的更好一點,才有辦法親近別人。

(摘自本期張老師月刊:李維榕專欄)

最近遇到持續抱怨配偶或家人的個案,一個個都是口若懸河,唱作俱佳
是這樣嗎? 他真的有這麼糟嗎?
都有點想做家族的衝動


他/她們描繪自己的家庭情境,對其他人的惡行指證歷歷,激烈到我都開始懷疑…
也困惑: 所以,都是別人的錯嗎?
他會如此不幸都是因為某某某??


「好像就是需要一個舞台,讓他去說、去演」醫師說


結果好像因為婚姻問題而來的,常常是自己內在的需求不滿足,而另一半則成了那個令人失望應該受到懲罰的可惡的加害者。


然後再去探討那些內在不滿足的部份,好像都還是會回到童年


看著那個弱小無助的自己,深層的情感被誘發
對很多人來說,有初次體驗情感爆炸的風險和洗練
有回歸到自己的孤單失落然後重新陪伴的時刻
然後,會有平靜


然後才會回到自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