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對於團體中A評斷B很感冒,因此介入:
「我剛剛聽到你給B的回饋好像帶有評斷的意味,可能會讓B不是很舒服…」
我想,不舒服的大概不是只有B而已
課後與同事討論團體,我提出不同的看法
A對B的評斷或許真的帶著點優越感和展現自我的雜質,但也帶著點長輩的關心,更不能因此否定它之於B實為一個有效回饋的價值
A的回饋展現深具啟發性的洞見,而互揭瘡疤,不怕衝突的勇氣更是這裡的Day Care病人少見的
在「叔本華的眼淚」中,團體成員對彼此都有一定的熟悉度,能提供具體、有力的回饋
除了相互支持,在必要的時候,也會戳對方一把…
雖然病人的自我強度不一定禁得起這樣的挑戰
但在leader適當的引導和支持下,不啻是個進步的機會
從亞隆的團體治療書籍,我學到的是技巧
卻在他的小說裡學到精神
隔一段時間再回去看亞隆的小說
雖然他很努力地營造每一個不同角色的性格
又感覺每一個角色,似乎都是他自己的翻版
每個人都像他一樣地聰明、善感、能言善道
也激盪出令人驚嘆的團體動力!!
然而,這好像是他「理想中」的人際互動團體
可惜在治療現場,這樣精采的戲碼並不會天天上演
但正因為有了這樣一個活生生、涵蓋一整個治療歷程的理想藍圖
讓我足以在其背後,追隨跟進
或許到最後,雖不中,亦不遠矣~
2008年10月13日 星期一
評斷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