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較常用認知行為治療,滿足了部份效能的需求,個案們好像也挺滿意
但總覺得,好像少了點什麼...
讀了米紐慶的家族治療書被影響了以後,無意間用了很多刻意營造的句子:
"哪一種對你比較有效?"(強迫選擇)
"你是怎麼讓自己受傷的?"(看見責任)
"什麼時候幫忙當爸爸了?"(比喻過度的親職)
才驚覺結構學派的家族治療法,其實總是這樣字斟句酌
為的是證明假設,蒐集特定面向的資料
或者要reframe觀點
治療師透過觀察
建立起對於家庭關係的層層假設,描繪成一張地圖再呈現出來
每一句話背後都有清楚的意圖
每一個家庭背後,都有個精采的故事
治療者看起來並不會直接跳進家庭幫他們解決問題
而是把整個家庭的互動模式突顯出來,讓他們看見
然後引導家庭成員去做調整
這歷程其實是非常主導性的,但也非常有趣
所以,到底是少了什麼呢?
我想大概是把人都放在同一張地圖上去量測,再透過一致的方法催促前進
和把每個人細細地描繪,高山險峻各自不同,出路也更變化蜿蜒,這樣的差別
後者有趣也豐富多了,很累就是。
2008年10月8日 星期三
地圖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