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書的文章 有一股力量
看完幾篇以後 我才發現 早上因為下雨淋濕的小腿 好冷
趕緊站起來把外套披上
很有趣喔
總覺得在她的文裡不斷透露著的訊息:好-好-照-顧-自-己
她的字句 緜緜密密地 關照著自己心靈的微弱處
她和先生展 會用唱歌 說故事等很柔軟的"語言" 來包裹兩個孩子的脆弱和恐懼
或許我的內在小孩 感受到了那樣的溫暖 好母性的呼喚
於是提醒了外在成人的自己回歸到貼心照顧的角色
就連這篇文 都有點被她那種深深 靜靜的溫柔感染
忍不住再推薦一次她的blog: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ishu
寫前一篇文章"合作"時我想到理書 這個不考執照的諮商心理師
我想 她並非只是想要體驗自我放逐
她並不特別去標示自己的技巧 學派 取向 甚至角色
她的風格自由 為所能為 且需要去為 沒有顧慮 不受限制
因此也顯得貼切果決
與同事討論到身為某一個特定角色時面對的框架
或者只是基於對特定群體的認同需求
我們確實因為顧慮而犧牲了一些東西(例如我在作治療時 會刻意迴避作"家族"這一塊...)
如果護理師有辦法 個別治療又有何不可?
專業分工確有其效率 但也不諱言是種職業安全感的來源
在這當中 我們對個案作的事情許多時候是出於自己的考量 而非單純是依照個案的需求
有時候我們只能左右踟躕 瞻前顧後 未免去撈過界的疑慮而央求別人作她該做的事
專業分工是一點
工作的取向也是一點
最近一期公會會訊裡有一篇洪志美心理師的文章
提及她自己罹癌時 才發現自己的靈性渴求無法從同業中得到幫助
才發現臨床心理界長久以來遺失了這一大塊
探究原因 無非是主流趨勢 角色定位 群體的認同需求....
文末 她決定放下以往放不下的 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這給我蠻大的提醒和反思
現在單位很小 有充足的自由度和自主權
將來呢? 醫院編制擴大以後 如果沒能跳拖傳統角色的窠臼
希望我也能作一個斷晼的壯士 而不是左右為難的小媳婦
2008年7月18日 星期五
隨筆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1 則留言:
這篇文章沒給標題,標題就變成 undefined. 快改一下吧....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