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7日 星期四

心理師能比朋友給得多嗎?

有一天 情緒極差的摯友對我說 :
"我需要的只是你聽我抱怨 , 我不需要你像個心理師一樣告訴我應該怎麼想 !"

聽了很傷心
當時我自暴自棄地想 : 這就是我唯一會的關心人的方式 ,
原來這反而讓我跟朋友的關係變遠
好像這真的是一種"職業病" 甚至是一種"殘缺"
就像 : 如果你要當相撲選手 你只能那麼胖 你只會相撲
喪失了跟一般女孩一樣 討論簡單卻愉快的流行美容訊息的能力
也憤憤不平地想 : 老娘用盡心力幫你釐清問題 ,
原來你只想跟那些不經思考就跟你一鼻孔岀氣的人
一起製造更多思考垃圾 呼 !
半個小時內 , 非理性信念在我腦袋裡放煙火似地亂炸

煙火秀後 , 我與自己有些對話 :
"我不該把朋友當個案一樣看待"
"但是 如果我認為那般對待個案 是出自真心為個案著想的做法
為什麼對朋友反而不這麼做呢?"
於是, 我開始想像 假如換成是一個個案在治療室中跟我哭訴 我會怎麼做 ?

我發現 ! 我會安靜地聽他說 ! 全心地同理他 ! !

原來 , 面對好朋友的情緒 我還無法做到客觀 不動搖到自己狀態的境界
我太急著想幫他解決問題 為他的問題感到焦慮 反而無法接納他當時的情緒

-----------------------------------------------------------------------------------------------
另一天 另一位好友沮喪地跟我訴說她對未來人生的悲觀預期
不知是當天我狀況好? 是我倆生活緊密度較上一位低? 或當時他情緒較上一位平穩?
我能夠放下自己對他認識將近15年的主觀印象 像認識一個全新的人一樣地
不魯莽 不心急地 把我從他話中聽到的feedback給他
思考中完全不涉及過去15年中的 "我" 和 "他"

結果比我預期的好 (或者說 我完全沒有任何預期)
他給我的回饋是 : 我跟其他朋友說的時候 , 可能因為他們認識我 ,
所以會用刻板印象來看我 , 只會跟我說"你想太多了"之類的
跟你談過之後 第一次覺得了解了自己的想法

----------------------------------------------------------------------------------------------
"身為心理師 我能比個案的朋友帶給他們的更多嗎 ?"

這個問題
我覺得就像感冒的時候
你需要醫生給你開藥
也需要家人或朋友給你安慰 甚至一堆來路不明卻滿溢愛心的偏方一樣

"身為心理師 我能比其他人帶給自己的朋友更多嗎 ? "

很遺憾的是 :
現階段的我 似乎暫時難以升任提供愛心偏方的單純快樂角色 (或許還需要一些自我突破)
但至少可知的是 :
如果我能克服急欲幫助朋友的私心 確實有機會為朋友奉獻我的專業
就像外科醫師要幫自己的家人開刀 或許需要更高的心理強度吧 !

2 則留言:

Chu-ching 提到...

我倒是需要一些不把我當成心理師的朋友

:P

匿名 提到...

"非理性想法的煙火秀"
小蛋 我好喜歡這個比喻阿....